加入我们
首页
{{ reversedMessage() }}
当前选择:北京
关于我们 提交需求 加入平台
关注我们
微资讯:中美两校启动首个“全球学位通”计划 | 我国已建立覆盖疫苗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
来源:X-Mol
2018-05-30
阅读2267

【5月27日】中国科学家系统揭示人类消化道“发育细胞图谱”


近日,由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多个课题组联合攻关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食道、胃、小肠和大肠4种器官在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图谱及其信号调控机制,为消化道生物学研究领域提供了全面、翔实的发育细胞图谱数据。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自然•细胞生物学》上。


消化道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组成,揭示这4种器官在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网络及“细胞类型图谱”,是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问题之一。


研究人员首先分离并获取了人类6到25周胚胎中食道、胃、小肠、大肠4种器官以及成年人的大肠总计5277个单细胞,再对其进行高精度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获得了多达5T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汤富酬教授表示,这项研究就相当于提供了一个消化道正常细胞的精确图谱,为鉴定多能性干细胞体外分化产生的消化道细胞的基因表达特征提供了重要标准。也为4种消化道器官相关癌症的研究特别是对结直肠癌的癌变机理研究,在基因表达层面上提供了重要参考。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18-05/27/c_1122894728.ht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6-018-0105-4


【5月27日】中国散裂中子源填补脉冲中子应用领域空白


日前,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工艺鉴定和验收。建成后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成为中国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为我国材料科学技术、生命科学、资源环境、新能源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研究手段,对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前沿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散裂中子源填补了国内脉冲中子应用领域的空白。据介绍,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由中科院和广东省共建,位于东莞市大朗镇,总规划用地1000亩,首期用地约400亩,总投资约23亿元。中国散裂中子源是继英、美、日之后,世界第四台脉冲散裂中子源,为我国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新型核能开发等提供先进强大的科研平台。


CSNS共规划20条中子谱仪通道,一期工程建造3台中子谱仪,分别为:通用粉末衍射仪、多功能反射仪、小角散射仪。后续的17台谱仪,主要通过国家投资和合作方式建设。东莞市政府与中科院高能所合作共建了“东莞市高能前沿技术应用产业创新中心”。中科院高能所和东阳光集团合作推动的中子俘获治疗癌症项目(BNCT)已经签署了协议,将成立合资公司推进国内首台BNCT设备在东莞产业化。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5/25/c_1122889644.htm


【5月27日】中美两校启动首个“全球学位通”计划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在交大密西根学院正式签署新一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两校在已有的合作项目外,还将继续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通过“全球学位通”计划引领下一代全球学位教育改革,建设更为多元化的国际教育平台。与此同时,以世界工程界泰斗吴贤铭教授夫妇命名的“吴贤铭崔德娴奖学金”也在交大密西根学院正式设立。


据悉,该计划将以交大密西根学院为枢纽,鼓励交大密西根学院本科毕业生前往密西根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攻读硕士学位,打造“无缝对接”的国际教育通道。


本次交大与密西根大学新一轮合作协议将原先点对点的合作模式拓展为平台对平台的合作模式,双方将继续深化科研合作,共建智能互联系统联合研究中心,推动双方未来的科研交流。智能互联研究中心将围绕智能感知平台、无线网络与智能信息处理平台、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平台等研究领域,发挥两校学科交叉研究优势,实现在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环境、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物联网重要领域的突破,打造拥有国际前沿技术的国际联合实验室。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5/413188.shtm


【5月27日】我国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重离子治癌系统在武威进入临床试验


据报道,近日我国首台国产重离子治癌系统临床试验在武威市正式启动,这意味着我国实现最大型医疗器械国产化,标志着我国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离子治癌系统在注册上市和产业化发展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成为全世界组织生产重离子治疗系统的两个国家之一。


据悉,目前我国癌症患者数量呈增长趋势,迫切需要高效的肿瘤治疗技术手段。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肖国青介绍,重离子可以有效地治疗不宜手术的癌症,该装置也是目前国际最先进和最大型的医疗器械装置,国产重离子治癌装置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打破了该领域国外垄断,成功走出了一条重离子治疗系统全产业链自主创新之路,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了解,为确保武威重离子治癌系统临床试验顺利进行,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支持项目在甘肃本土落地生根,甘肃省食药监局、省卫计委、中科院近物所多次召开联席会,协调加速推进临床试验方案编制、临床试验机构遴选、临床试验专家组建设等工作,集省内最优医疗资源参与武威重离子治癌系统临床试验。


http://topic.gansudaily.com.cn/20151010index01.html


【5月26日】我国已建立覆盖疫苗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


日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院长王佑春表示,我国已建立覆盖疫苗“研发—生产—流通—接种”全生命周期的监管体系,拥有比较完备的疫苗监管体制、法规体系和标准管理,确保民众接种安全。


据专家介绍,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产国,共有45家疫苗生产企业,可生产63种疫苗,预防34种传染病,年产能超过10亿剂次,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依靠自身能力解决全部计划免疫疫苗的国家和地区之一。王佑春介绍说,疫苗在上市使用前要执行严格的批签发制度,即药品检验机构要按照标准对疫苗各项指标进行检验、对其资料进行审核,相当于在普通药品之外,给疫苗安全多上了一重“保险”。


据了解,2008年以来,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每年对部分疫苗开展评价性抽验,即从生产、流通和使用三个环节抽取疫苗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和结果分析。2008年以来,国家共抽检疫苗产品944批次,合格率99.6%。


http://www.xinhuanet.com/health/2018-05/26/c_1122890678.htm


【5月24日】针对Keytruda,默沙东合作开发新型伴随诊断


日前,Foundation Medicine与默沙东(MSD)宣布合作,开发抗PD-1肿瘤疗法Keytruda(pembrolizumab)的伴随诊断(Companion Diagnostics, CDx)测试。此次合作将围绕FDA批准的FoundationOne CDx综合基因组分析测试(comprehensive genomic profiling)开发泛癌伴随诊断,测量微卫星不稳定性(MSI)、肿瘤突变负荷(TMB)和其他潜在新型生物标志物。


Foundation Medicine是一家致力于癌症护理的分子信息公司,通过深入了解导致每位患者癌症的基因组变化来寻求治疗方法。FoundationOne CDx是基于下一代基因测序(NGS)的体外诊断设备,用于检测324个基因的变化。FoundationOne CDx已被FDA批准,用于罹患某些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结直肠癌、卵巢癌或乳腺癌患者。此外,FoundationOne CDx旨在提供肿瘤突变分析,供有资质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根据肿瘤专业指南为恶性实体瘤患者提供指导。


Foundation Medicine负责人表示,通过合作,默沙东和Foundation Medicine可以继续推动免疫肿瘤学和个体化癌症治疗领域的创新前沿,使癌症患者的生活发生积极变化,通过使用一项测试来简化诊断,为医师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根据每位患者的基因组和生物标志物状况排除和增加潜在的治疗选择,可帮助患者加速获得个体化医疗服务的机会。


http://investors.foundationmedicine.com/news-releases/news-release-details/foundation-medicine-establishes-immuno-oncology-companion


  • 实验外包
  • 方案定制
  • 仪器预约
  • 技术研发
科研共享方便简单
米格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丰豪东路9号院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展示中心二楼米格实验室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发表评论
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
热烈祝贺第一期中国医工结合创新发展论坛圆满举办!
2022-06-11
3752
AFM检测技术原理
2021-09-02
6909
1000个SEM测试名额免费送!
2021-08-31
5532